十年前,一部《蜗居》红遍大江南北,十年后,由孙俪、罗晋主演的电视剧《安家》刚开播就频登热搜,又掀起了全民追剧的热潮。
剧中的每个为购房奋斗的人,其实都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缩影。
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愿意拼上一切。
其中苏天培妈妈,就是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家庭中父母的现状。他们聒噪、爱着急、发脾气……并非不爱孩子,想帮助孩子的学习,却苦于没有正确的方法。
从打仗般的场景可以看出,苏天培虽然在重点中学,但学习成绩并不好。
每天写作业要熬到半夜12点,苏妈妈辅导作业也是心力交瘁,咆哮是常事,母子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孩子甚至不愿意跟她说话。
你为孩子熬干了心血,步步紧盯,结果,往往是孩子活得很累,叛逆,厌学,成绩差……这样的情况,已不知让多少亲子关系破裂。
孩子不许睡,给我起来做题!
哪个妈妈不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
来自上海的周妈妈,逼着刚上初中的孩子每天无休止地看书,不准打篮球,不准看电影……
即使在周末,孩子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时间,都在埋头做题。
“每天晚上,孩子都会熬夜到12点以后,我在一旁监督孩子,孩子打瞌睡,我就会把他叫醒。有时候,孩子实在撑不住了,我还会发脾气。”
刚搬进昂贵学区房的周妈妈心力交瘁的说。
“成绩比你更好的人,还在比你更努力,你没资格睡。”
可是,妈妈这么“拼命”,以为儿子一定是学霸,事实结果却是,孩子就算那么累,成绩却倒数。
正视“失败”教育,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中国式家长在教育问题上,总是会陷入许多误区:“唯分数论英雄”“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家好”……
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成绩,一味的强逼孩子刷题、超负荷学习,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却忽视了孩子其他的优势、兴趣。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剧中校长的一句话点出了关键:
给予孩子选择的空间,结合孩子的兴趣做教育,找到孩子的兴趣,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孩子喜欢学习,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此。
苏天培对手机、电子产品感兴趣,苏妈妈却忽视了这一点。
苏妈妈听了校长的建议后,转学到了提倡发掘孩子天赋的新学校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苏天培一下展现出了自己在电子产品方向的天赋,代表学校参加编程比赛,获得了金奖。
苏妈妈还说,在别的孩子糊里糊涂的时候,自己孩子已经明确了人生发展的方向。
孙俪还在剧中提到了另一个故事:
“以前我当家教时,教过一个孩子,那个孩子读书成绩不好,天天逃学打游戏,跟父母的关系比苏家更恶劣。
但他一个偶然的机会,爱上了园艺,没想到他在这方面特别有天赋,居然成了他们那里小有名气的园艺师。”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有长于其他孩子的地方,这就是他的天赋。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
一旦找到属于孩子自己的天赋后,顺应趋势去努力,更容易取得辉煌的成就。
没有什么“标准化”的成功,只有合适孩子的好教育。
苏天培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金奖也证明了这一点。
放下焦虑,发现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那些优秀的孩子,大多会在某一个领域感兴趣、有天赋、肯钻研。而有方法的老师和父母,常常都很懂得保护孩子兴趣的世界。
去年的热播剧《小欢喜》中,女儿英子酷爱天文,喜欢玩乐高,梦想是投身航天事业,可在妈妈眼里这都是玩物丧志,浪费时间。不理解和过度掌控,导致英子轻度抑郁。
而方圆看到高三的儿子,还戴着耳机跳舞,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认真和他交流起来,努力了解孩子的兴趣,最终帮助“学渣”孩子考上了本科。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真正的教育是彼此尊重与平等的教育。
尊重意味着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应该给予什么,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意愿“打造”孩子。
父母把握好大方向,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允许孩子顺应天性,自主选择,充分发挥自己内在潜能。
卸掉那些以爱为名的伪装,重新给孩子真正的爱。给他们理解、尊重的眼神,聆听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