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换一个心情的方式很简单,你一定听女孩们说过:今天我穿了一双高跟鞋,整个人都优雅得不行;今天我涂了某个色号的口号,一整天战斗力十足。
女人们解压的方式自然离不开“买买买”,聚会的方式也新鲜多样,不只是传统的吃饭逛街,偶尔泡个温泉,结伴自驾去旅行或者露营看星空,游览博物馆,参加绘画、插花课程,吃饭先拍照“扫毒”……体验感才是最重要的。女性的消费力和消费需求成为一众品牌的关注点。现今女性的关注已经从外到内——内核修缮还有自我提升。
近年以来,每天晚上数以百万计的女孩蹲在大热的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间里,两个主播更是不断地在刷新人类有零售史以来单位时间里商品销售的最高纪录,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希望快速地获得信息和快速地获得快感”。
俗话说“仙女的心情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购买”,随着女性独立意识逐渐崛起,她们在积极表达自我、为品质买单的时候塑造起了更加多彩的女性画卷,吸引了品牌颇多的关注。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公共场合称呼某一位女性为妇女,更多的是“小姐姐,女神,女王”等等一系列带有讨好色彩的词语。在如何取悦女性客户这件事上,商家从来没有掉以轻心过。
她们已经不满足于单一枯燥的推广,更需要丰富多元的信息。对于喜欢的东西,可以说买就买——如果满足这些要素,你可能会被打上“独立女性”的标签。什么是独立女性?她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如何?
女性消费热度持续火热,成家庭消费主导
在多数家庭中,女性已经成为家庭物质消费的主导决策者,不论是购房、装修,采购大型家电、家具,还是购买生活日用品,提升生活品质,大到房车,小到柴米油盐,都是购买主力军,好的主妇,都是优秀的采购主管,决定一家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女性在家庭财务支出中,占据的决策比例已经达到75%。特别是家庭饮食的决策权,基本上均由女性主导。根据《京东女子图鉴》x显示排行第一的类别是美妆/个护与宠物支出,食品/生鲜/特产/酒类则意外成为女性消费的第二大支出,印象中的女性最喜欢的服饰支出仅排名第四位。
“都市女性反而更看重性价比,七成女性消费者会邀请朋友一起拼团购买”,在很长一段时间,女性“精打细算积蓄未来”的特质曾被一些男性片面曲解,80后、90后女性事实上已经是中国家庭购物决策的主导者。
精打细算是一种对消费、对个人及家庭财务的理性控制,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和财务规划,而一二线城市女性近年来更追求“性价比消费”,正告别盲目追求大名牌,而是追求“买得不贵,用得实惠”。
随着90后新女性在职场和家庭成为主力军,女性独立的思潮正在让女性在各个方面发挥目的明确、考虑细致、乐于互助的优势。承担了更多家庭、社会职责的一线城市女性消费者往往时间有限,随着平价水果蔬菜在新电商平台实现稳定供应,她们也将日常生活的采买转移到新电商平台。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商品信息变得透明通畅,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购物也更加理性,特别是一线城市女性消费者从盲目追求名牌、奢侈品,过渡到了关注商品本身的价值和价格。
作为经久不衰的吃货文化大国,美食的威力向来是所向披靡。猎奇,尝试新鲜,网红打卡,女性消费者对于饮食文化的新定义,改变了餐饮行业的营销模式。除去味道的好坏,整体颜值的第一印象,成为了决定餐饮商家生死攸关首要条件。从门店的装修到餐品的样式,如何获取女性消费者的芳心,商家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女人选购美食的标准是既要好吃,还要颜值高。
女性仍然是家庭消费的主力军,是家庭购物决策的主导者。高颜值的设计与高热度情调的融合,成为了时尚家居厨具最好的铭牌。曾经烟雾缭绕的烧菜场景早已被充满社交定义的现代化厨房替代,从抽油烟机到餐具,无一不在向来客彰现女主人的品味。
80后女性的购物清单对此有明显体现,80后女性购买的商品集中在了水果蔬菜、日用百货、母婴玩具、家居家纺等类目。她们处于家庭与事业的黄金上升期,承担着女人、妻子、母亲、员工的多重角色,她们除了关注自身健康、泛娱乐休闲外,还需要照顾、平衡全家人的需要。
一线城市女性看重性价比,精神消费观念提升
时至今日,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她们广泛的参与各行各业的建设,同时对自身需求也愈发的重视。独有的自信女性魅力,成为了消费领域的一项风向标。在过去的一年中,女性为了提升自信而消费的热门产品为:化妆,阅读,医美,健身,旅游。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女性不再只是关注购买漂亮衣服,奢侈品包包和化妆品,而是把眼光投入到内心愉悦的精神领域,比如旅游、电影、话剧演出等精神消费领域。这里以单身女性居多,相对而言自由时间较多,且经济独立自由,但是,已婚女性也会为全家的精神生活做规划,比如全家亲子游。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出游,全家其乐融融。
文艺女青年一般物质生活丰裕,对于文学、小清新有着独特的喜好,关于消费方面,不会过多追求时尚与潮流,能够影响她们消费决策的大多是自身的兴趣或以优质内容为主要形式的品牌产品。
得益于高等教育普及与数字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对自我的要求更为全面。像男人一样去拼搏事业,追求经济独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追求人格独立与品质生活,成为了最新标配,不难看出女性一方面对于外在的审美的追求从来没有放松,而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已经超过广大的男性。
“悦己”消费成主流,医美成为时尚。根据艾瑞咨询研究院《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在700个调查样本中, 女性为医美消费的绝对主力军,占比97.9% 。从年龄分布看,以25岁至35岁的人群为主,合计占比62.6%。从城市分布上来看,一线,二线城市占比较重,近九成。从家庭月收入的水平看,近半数医美消费者家庭月收入在2万-5万元区间。
年轻一代婚育女性,孩子教育成消费热点
热播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让观众看到了明星妻子的日常。其中程莉莎始终与众不同。她烫着老式的发型,穿着长款裙子,更像是我们身边的已婚女性,表达出了她不仅仅是对家庭的付出,还留出了更多时间给自己的生活。
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女性的生活观、消费观都已有很大不同,居家女性也并没有因为家庭生活的繁琐而减少对于自身的关怀。
宝妈们对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很强,对接受内容的场景有高要求、爱好社交和跟随,容易通过互动建立信任关系。对母婴市场来说,单一的满足购买产品的需求还是不够的,妈妈们寻求知识、分享体验和集群社交等心理需求,推动了母婴品牌要更加积极的进行内容建设,优化品牌服务以满足新时代妈妈。
85后~95后的年轻一代婚育女性,追逐着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肩负着来自家庭和生育计划的压力。在多层焦虑压力下,多层次消费成为了年轻派婚育女性缓解焦虑的主流方式。在此基础上,女性在生活方式上的模式解析、购物渠道的选择、购物产品的分类也逐渐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
80%的女性在结婚之后对于孩子的教育、健康,家人的健康的消费是相当精明的。那些妈妈们在妈妈群里说的攻略真的堪比论文,因为她们有了明确的家庭责任,和教育子女的目标以及期望。
这个时候,女性做出的消费决策的理性程度,甚至超过男性。
为母则刚,女性成为母亲后,几乎全部精力都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心血和精力都会投入很多,消费也会侧重于孩子教育领域,就在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就是一个典型的为了丈夫和孩子可以豁出去一切的女人,为了孩子的教育,顾佳可以和自己并不喜欢的太太团一起参加各种所谓上层太太圈的活动,忍受很多自己难以忍受的,只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这个育儿理念跟很多妈妈一样,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妈妈们,更是将孩子教育放在家庭消费首位,首当其冲就是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把孩子的业余时间塞得满满当当,恨不得幼儿园就培养出一个乔布斯出来,可见对于教育的重视,消费更是需要,每月从几千到几万的教育经费投入,满足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需求。
阿里巴巴以40万的年薪招聘大龄淘宝用户研究专员,要求年龄在60岁以上,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并且广场舞领袖优先。其实,阿里看中的是老年群体社交的高价值链,而广场舞领袖往往在社交消费中有主导的话语权。
她们在家庭中担任家庭中承担奶奶、母亲、女儿、妻子、主妇等多种角色,所以会承担比年轻女性更复杂的社会角色,也会有更丰富多元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经历,因此无论是老人用品、儿童用品以及厨卫等消费家庭消费的比重往往大于个人消费比例。
与70后女性青睐奢侈品体现自我身份观念不同。80后,90后在奢侈品上的花费并不算多,更多的消费流量指向了:快时尚,品质佳,溢价合理的商品,轻奢主义概念的流行,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而出现。
当代女性的关注点早已不仅限于家庭,事业,生活等琐碎的日常之中。健身,烘培,付费知识,绘画等更具生活意境与质感的服务行业成为了新宠。
现代信息社会,人们需要通过拥有的物品来展现自我、传递信息、构建对话,通过消费共同的时尚生活方式、娱乐形式乃至艺术品,去重组生物学和人种学意义上的族群。
所以,改变我们的消费行为,让我们的消费变得更有主见、更明智的终极方法,就是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里,也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方向。
带着我们自己的欲望、渴望、希望,去现实的泥泞里接受检验、去伪存真。
今天当我们说起女性对抗年龄焦虑、寻找职业发展、活出自我时,绝大多数举出的例子都是女明星,当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仅仅因为30岁了还驻颜有术,30岁了还能上舞台蹦蹦跳跳,30岁了还那么有个性,就被我们狠狠追捧的话,那么我们的未来一样不会明朗。只要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就是活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