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根据人民网报道,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CCR5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成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这一所谓研究成果引发各界广泛质疑。
当天晚间,国内上百名科学家联名发声,对贺建奎未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进行的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行为,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不久之后,南方科技大学在一份声明中披露,贺建奎副教授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该校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昨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回应表示,11月26日,有媒体就“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报道。我委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当日,广东省卫健委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关注“基因编辑婴儿”一事,已组织力量展开调查,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全球首例基因编辑婴儿为何引发了学界到公众的众多质疑,有几个重要原因:
1
争议1:技术风险尚存安全性考虑
人民网报道,贺建奎称,基因编辑手术比起常规试管婴儿多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事实上,CRISPR作为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科研和临床实验领域并非新鲜事,全世界都在广泛运用。但大多数都是在例如小白鼠等动物身上做实验。
基因编辑直接应用在人体身上,会有产生脱靶效应的风险,从而会在基因组中引入不可预估的突变。此前,Nature Medicine上有多篇论文指出CRISPR系统可能会使细胞缺失抑癌基因p53,增加细胞癌变可能性。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此次新生婴儿显示脱敏HIV病毒,但是实际效用和可能带来的其他不良反应仍有待观察。基因编辑之所以未被大力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医学界还无法预知其潜在的危害性,技术层面还不成熟。诸如后续可能引起的基因重组、脱靶效应、基因组突变、患病敏感性提升等问题,目前尚无法解决。
2
争议2:可能影响人类基因池
事件发生后,百余位中国科学家发表联署声明,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表示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有媒体采访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丽丰再生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高正良,他介绍说,基因编辑是一种重构基因序列的手法,就像一个制作精良的橡皮擦,能针对出了毛病的基因,进行精准的“擦除”。
他强调,目前能进行编辑的只有人体的体细胞,绝不包括人类的生殖细胞。“即便是在体细胞修复上,大多数国家也只停留在研究层面,真正投放在临床上的案例屈指可数。而对生殖细胞的改写,在任何国家都已被明令禁止。”
基因编辑之所以未被大力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医学界还无法预知其潜在的危害性,技术层面还不成熟。诸如后续可能引起的基因重组、脱靶效应、基因组突变、患病敏感性提升等问题,目前尚无法解决。
高正良认为,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对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可能诱发非常严重的伦理问题,即被改写的生殖细胞会影响其子孙后代,甚至随着现象的普及、改变整个人类的基因池。
他看来,即便基因编辑技术已完全成熟到风险可控,一旦该项目被推广,那么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想变漂亮的人,变聪明的人,都能改变自己或者后代的基因。甚至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淘汰所谓弱势基因,实现基因定制。而这背后带来的社会问题,将无法估量。 ”
3
争议3:谁通过的“基因编辑婴儿”审查? 有太多疑点
对于如此重要的项目,谁通过的“基因编辑婴儿”伦理审查? 里面透露出来的很多细节,更让人担忧。
网上已流出的一份《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该实验始于2017年3月,截止到2019年3月,该实验拟通过相关技术对胚胎进行编辑,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孕期全方位检测可以获得具有CCR5基因编辑的个体,使婴儿从植入子宫前就获得抗击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
不过,昨日,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总经理程珍回应表示,医院和贺建奎没有过合作,他的实验和医院没有关系。程珍表示,该项目不是在医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医院出生的。
有记者查阅该《申请书》发现,有7人在该文件上签字,日期为2017年3月7日。而这7个人中,至少有4人与和美医院的医生同名。 记者采访了在《申请书》上签字的一位委员。他对记者称自己并不知情。
天眼查显示,和美医院创始人为林玉明,注册资本4000万元。林玉明系国内民营医院“莆田系”的代表人物之一,并被媒体称为“莆田系第二代”。有资料显示,林玉明其所担任法人及高管机构面临的法律诉讼为199条,法院开出公告共计36条。
而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反馈消息表示: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11月26日晚间,122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直指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而该事件对于中国科学,尤其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在全球的声誉和发展都是“巨大的打击”。
4
争议4: 基因编辑婴儿项目通过中国临床试验注册 审核极其简单
另外,“基因编辑婴儿”项目被发现通过中国临床试验注册。
网络记录显示,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项目已于11月8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网注册,最新更新信息为11月26日,即其公开宣布该项目的当天。
注册信息显示了此试验的研究过程,并明确表明该试验经费或物资来源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有探索项目,研究实施地点为深圳和美妇儿医院。
但据“深圳科技创新”微信公众号消息,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26日晚发布声明称,其从未资助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
我们再看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是何机构?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一级注册机构,注册者需要提供伦理审查批件复印件,研究计划书全文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才可以通过审核。
资料显示,注册信息显示,该试验的过程为——招募不孕不症的HIV阳性患者——一对一面谈,充分的知情同意告知志愿者风险及获益,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提交合作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实验设计——进行试验体系。该试验通过了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此地研究实施。
相较其他地区的做法,该试验过程的审核和程序较为简单。
比如,台湾地区行政院现行的基因重组实验守则规定,释放任何经基因重组过的生物进入自然界,需经过研究机构、行政院卫生署、行政院环境保护署、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等多方批准告知,并在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核准后才可实施。而包含重组体在自然界散布之实验、对脊椎动物具蛋白质毒素之产生基因之选殖等实验,更需在行政院所属主管机构监督下方可进行。
在美国研究人员也必须首先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才能进行人体试验。
5
争议5: 贺建奎:科学家还是商人?
公开资料显示,贺建奎于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美国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期间师从迈克尔·蒂姆教授;2011-2012年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博士后,从事基因测序研究。
2010年贺建奎同时获得中国留学基金委颁发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以及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度优秀论文奖,其学术能力毋庸置疑;
2012年,学成归国的贺建奎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孔雀计划”,年仅28岁就成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并开设了自己的实验室。
值得注意的是,贺建奎回国后,在专注基因技术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展商业版图。
天眼查数据显示,贺建奎作为股东在7家公司持股,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且是其中5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7家公司的总注册资本为1.51亿元。
这7家公司中,最早成立的瀚海基因,是一家宣称生产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公司。这家公司在4月宣布获得2.18亿元A轮融资。这也是贺建奎在公开场合谈及最多的公司,他不止一次在采访和自己的博文中推销该公司的产品。
贺建奎在今年4月在接受转化医学网采访时表示,瀚海基因在2017年成功研发出亚洲第一台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样机。目前国内只有华大智造与瀚海基因进入了国产测序仪的市场,与华大不同的是,瀚海主要以医院为中心,三代测序仪的简便性,可以帮助医院、甚至基层医院都能建立起自己的基因测序平台。他当时还称,瀚海基因已经收到了第一笔700台测序仪的订单,在深圳市罗湖区政府的支持下,瀚海基因正在建设一个1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建好后三代测序仪产能能达到每年1000台的水准,如果满负荷生产,每年能有50亿元价值的产能。
贺建奎名下的另一大主要产业为“因合系”公司,包括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合生物科技如东有限公司、深圳因合医学检验实验室。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达到4074.08万元,其中贺建奎认缴1010.11万元,为第一大股东。
“他就是马斯克。”一位曾与贺建奎共事过的业内人士表示,“聪明、疯狂、天才,太适合他了。”
本周三,贺建奎的团队将会在香港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就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实验宣布有关数据。他是骗子还是疯子,届时我们就能见分晓了。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