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的北京初显寒意,凌晨时分尤其冻人。
在漆黑与寂静中,小章背起行囊,伴着夜色赶往火车站。做了四年物流仓储物流工作的他,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身心压力,选择离开这座城市,回老家甘肃去经营家里开的小面馆。
去年此时,正在某物流企业工作的小章赶上了“双十一”。在这被物流从业者戏称为“劫难”的日子里,海量库存和每天长时间的劳动让小章感到体力透支。拣货、对账、对库存、发货……,小章每天在仓库的行走里程超过20公里,一度无力承受。于是,在今年“双十一”之前,他选择了离开。
小章的经历并非个案。
纵然整个物流行业的薪资年增长超过10%,仍有越来越多的仓管从业者——尤其是“80后”和“90后”群体开始逃离仓库。虽然志向不同,但他们不再从事物流仓储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耗费体力、没有成长、工作枯燥、前景渺茫等。
由此,包括电商物流在内的整个物流行业面临物流仓储从业者大量流失的难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电商的订单量每年以大约30%的速度递增,而仓储物流从业者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递减。更严峻的问题是,物流企业普遍难招到年轻力壮的仓管人员。如今的年轻人喜欢去体面的地方工作,或通过自媒体当“网红”。即使当配送员,他们也不想进入冰冷的仓库中。对物流企业而言,未来的仓库中很可能只有长辈级别的低学历兼职人员,而这些人又如何能胜任繁重而缜密的工作呢?
2019年“双十一”即将到来,京东仓库又如往年一般热闹起来。相比之下,京东物流业务团队倒显得格外平静,他们并不担心今年会出现爆仓现象。
“这就是机器人?”
就在小章和伙伴们用肉体支撑起2018年“双十一”的物流战线时,一位年轻人和他的团队做出了一款应用于物流领域的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恰好是小章和同事们离开后的接班人。
这位年轻人名叫蒋超,这支团队正是其所创立的Syrius炬星科技公司(以下简称“Syrius炬星”)。
这不是巧合。技术出身的蒋超很早就发现了我国物流行业将要发生的变革和未来趋势。尽管长期在美国生活,但这不妨碍蒋超深刻理解中国电商和物流发展。他认为,我国物流的平均速度较美国快了7倍有余,但这速度是由无数双手和脚支撑的。“寒风中,拣货、发货的临时工们瑟瑟发抖。”偶然间在国内亲眼目睹此场景后,蒋超坚信这种低效率、低层次的人力仓储管理模式一定会被智能技术替代。
看到行业趋势,蒋超决定回国创业,于2018年5月创立Syrius炬星,旨在用技术手段解决仓储物流领域的人力空缺问题,从而通过服务物流行业达到服务消费者的目的。
随后,蒋超和初创团队马不停蹄地走访国内物流企业,了解仓储现状和需求。就在当年5月,一架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上,蒋超绘制了一幅机器人手稿。
这幅手稿看起来十分复杂,不大的纸张上密密麻麻连列着各种部件构图和名称记录,而它,正是Syrius炬星未来核心产品的雏形。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仅用六个月时间,蒋超这副看似潦草的手稿居然变成现实。这款名为FlexComet™SL-50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在2018年11月正式对外发布。
“这就是机器人?”初见Syrius炬星机器人后,大家普遍这样直接问蒋超。的确,这款四四方方的机器造型并不炫酷,很难将它和未来仓储主力联系在一起。面对质疑,蒋超欣然接受。尽管成品和手稿高度一致,但这毕竟是Syrius炬星团队的第一次,难免存在不完美之处。此后的两个月间,团队以近乎魔鬼生存的方式对机器人细节进行解决和斧正,奇迹般地实现了量产,具备打入市场的充分条件。
“我们为什么要用AMR?”
在物流机器人领域,蒋超和Syrius炬星团队并不是首发队员。早在2010年前后,仓储机器人的概念在海外已广为流传。2012年,亚马逊收购了Kiva Systems仓储机器人公司,并开始应用到物流仓储业务中。
在国内,随着“工业4.0”概念普及,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布局智能物流,尝试使用机器人。无独有偶,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物流也发现人力红利退潮的迹象,并展开战略部署,特别是京东在智能物流方面的持续发力。尝试了无人机和无人车送货后,京东于2017年推出“无人仓”概念,开始建设全流程无人力的物流中心,力争保障重大节庆促销期间的物流服务。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切入智能物流领域。其中,AGV机器人的光环最炫,成为大部分企业智能物流项目采购的首选产品。
但是,蒋超和Syrius炬星团队没有跟风于已实现商业价值的AGV技术,而是将AMR技术作为发力点,其首款产品FlexComet™SL-50机器人就是实实在在的AMR机器人。
“我们为什么要用AMR?”这是蒋超进行商业推广时被经常问到的问题。他深知,当前国内的物流机器人技术刚起步,并未形成产业,业内人士分不清AGV和AMR概念实属正常。既然自己坚定了AMR技术,那就要担当“传教士”一样的角色,让行业真正明白AMR的优势。
作为机器人技术专家,蒋超对AGV技术的本质了如指掌。所谓AGV,就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设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简言之,AGV即为无人驾驶的智能车辆,可替代人力在仓库内的行走和运输功能。
在蒋超看来,AGV技术就是在车辆运行的地面轨道上贴磁条进行定点,有时也会在仓库天花板上设置轨道,让车辆可借千斤顶抬起来货架,并依据中央控制系统的指令移动到指定位置。这种技术虽减少了人力工作量,但需要对仓库进行彻底改造。通常,仓库的每万平米改造成本约500万元,加之数月的停产,物流企业AGV改造的回本期将近10年。
多少企业能有勇气付诸如此巨大投入?
与AGV不同,AMR技术依靠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驱动,自身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在工作中,AMR机器人脱离了轨道束缚,可以像人一样自主移动,精确找到货物的存放位置,实现准确拣选。可以说,AMR才真正具备机器人的“基本素质”。
重要的是,AMR机器人的上岗无需进行仓库整体改造,可利用既有仓库进行部署,成本大大减少。曾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仓库的基础条件普遍较差,地面沉降严重且不平坦,甚至有裂缝。若在这种仓库中部署AGV几近于推翻了重盖,但AMR却很方便,因为它有很好的越障能力和适应性。
这对物流企业而言,意味着省下了真金白银。
为了让FlexComet™SL-50机器人的性能更强大,Syrius炬星的技术团队在产品中集成了多种传感器,仅在摄像头上就将主动双目3D立体摄象头和鱼眼镜头进行组合。此外,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单线TUF激光测距仪和单线激光雷达,FlexComet™SL-50机器人对货品的扫描和拣选将更精准,而轮毂电机的应用,将提高机器人的载重量。
一旦选择部署AMR,Syrius炬星的技术团队可利用软件对仓库内部绘制地图或提前导入仓库建筑物图纸实现导航。这样,技术团队就在FlexComet™SL-50机器人的“头脑”中预装了一套GPS地图。当设置目标地址后,机器人便能根据地图上的位置生成最便捷路径。此外,当仓库面临内部调整,尤其是为迎接“双十一”这种大批量货物而进行的调整时,技术团队可利用软件迅速进行重新部署,在高动态环境下优化工作设置,这正是相对僵化的AGV部署所不具备的优点。
“能否给我们更多?”
2019年初,福布斯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AMR市场正在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长。
对于Syrius炬星而言,2019年上半年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经过数次完善,FlexComet™ SL-50机器人已经走向国际,远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海外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机器人在2019年7月举行的Good Design设计奖评选中获得了G-Mark奖,令其在日本市场知名度大增。那时,Syrius炬星已经连续向海外出货FlexComet™ SL-50机器人近100台,而到了“双十一”前夕,机器人的周出货量已达到50台左右。
之所以会出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物流行业依靠人力的传统模式在一两年内难以从根本上颠覆,加之业内人士对于AMR的了解程度极为有限。
“能否给我们更多?”这是蒋超在与客户沟通时收到的最普遍需求。
蒋超深知,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对于AMR仍持观望态度。除了产品,他们希望得到更全面的服务和保障。因此,Syrius炬星在发布FlexComet™ SL-50机器人的同时推出了FlexGalaxy™智慧仓储系统软件,帮助管理机器人集群、提高拣货作业的效率、实现物流价值。与FlexGalaxy™智慧仓储系统配合,FlexComet™ SL-50机器人可在高弹性、高产能的新型电商仓库应用,可以轻松应对因密集的促销而引起的库存大波动。这套系统已经接入了多家客户,具备在国内广泛应用的基础。
尽管AMR本身已最大限度为物流企业减少成本,但Syrius炬星仍在为客户省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9年下半年,Syrius炬星推出“机器人既服务(RaaS) ”的模式概念,即向客户租赁机器人,减少物流企业的资本性支出。
“如何做到更灵活、更高效?”
此外,对行业变化十分灵敏的蒋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开始引进“前置仓”这一仓配模式,即在繁华地段的门店中打造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然后,总部中央大仓只需对门店进行供货,从而覆盖零售业务的“最后一公里”。不过,“前置仓”存在一些弊端,最突出的就是由于订单的不确定性,导致损耗的不确定性,同时还存在如何高效补货的问题。
一旦应用Syrius炬星FlexComet™ SL-50机器人,“前置仓”就会出现如此变化。当机器人的查询系统发现“前置仓”某处缺货时,便会到后仓相对应货物的存储位置亮灯提示,第一时间进行补货。如果后仓出现缺货迹象,它还可通过既有数据预测缺货时间,提前像上游发出补货信息,让“前置仓”扬长避短,助力电商企业顺利布局“前置仓”,实现价值最大化。
作为最早涉足物流的电商,京东已洞察到AMR的巨大潜力。2019年,京东率先与Syrius炬星合作,对华北和华东区的部分仓库做升级尝试。同时,敏锐的资本力量也悄然关注着蒋超和他的团队。
2019年10月,在国际物流领域具备重要影响力的CeMAT“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上,带着FlexComet™ SL-50机器人和及时智能仓库解决方案参的Syrius炬星展备受行业关注。
Syrius炬星通过机器人+机器人管理系统+纸箱货架,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和新零售企业快速部署前置仓。记者发现,除了纸箱货架,货架下面还会有托盘,Syrius炬星创始人蒋超介绍,“托盘是可以用叉车去搬运的,所以可以整个托盘去更新货物,这样更新的效率更高,不会担心这里货卖光了,换不进来。”
据了解,这种及时智能的仓库解决方案可以在24小时内,让一片空地变成一个自动化仓库,并且可以支撑的新零售业务。Syrius炬星做过一个测算,这种仓库的解决方案,可以一天完成3000单,这3000单只需要3个人,6台机器人和500平方米场地。对比以往AGV自动化仓库解决方案至少要用1-3个月的时间来部署,可谓十分高效和低成本。通过Syrius炬星的这种仓库解决方案,可以新零售企业更灵活、更高效的释放仓储作业的潜能。
“这是真正的无人化么?”
“这是真正的无人化么?”展会上,看到FlexComet™ SL-50机器人总是提出这种疑问,甚至有人猜测,国内物流仓储领域有望短时间实现真正的无人化管理。
虽然致力于智能物流事业发展,但蒋超却不赞同“无人化在短期内实现”的说法。
通过对汽车制造厂商案例的研究,他发现人工智能在现阶段无法完全替代人力。以丰田汽车为例,其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已相当之高,劳动生产力大大提升,但生产线上仍有人工管理员,毕竟某些系统弹性无法由机器辨别,只有靠人工经验判断。
人类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并且把知识和概念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人工智能无法具备这种经验值和逻辑思考能力。因此,人与机器人互为补充、相互制约,这是人脑与技术的必然融合趋势。
带着这种理念被设计出的FlexComet™ SL-50机器人并不会取代物流仓储的全部人力岗位。在整个系统当中,弹性调控、临场应变、异性物辨别的工作仍需要具备聪明才智的物流专业人才完成。这意味着,热爱物流行业的人,仍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只需将耗费体力的纯体能工作交给机器人完成。
2018年“双十一”,FlexComet™ SL-50机器人初亮相;
2019年“双十一”,FlexComet™ SL-50机器人已在仓库就位。有了这些智能小伙伴的加盟,电商和新零售企业的物流业务团队难得拥有了大战前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