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环球网
2月27日,《自然·医学》杂志刊载一项研究声称:总计四千余人的多个队列中,使用赤藓糖醇被发现可能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文章发布后迅速引起国内对于赤藓糖醇安全性的讨论,有关赤藓糖醇对身体有害的言论一时间甚嚣尘上,国内多家主流权威媒体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跟进报道。
新华社、央视、南方等多家国内媒体对事件的报道
该项研究发布后,境外媒体也进行了跟进报道,《纽约时报》在该研究发表的第二天发文,针对该研究做出评论,评论指出:《Nature》对赤藓糖醇研究的论文得到的唯一“结论”是还需要做更多研究,并表明这一研究中产生的所有结论都无需惊慌,相关性与因果性不能画等号。《纽约时报》在该篇报道中采访的专家明确指出:不应直接将人工甜味剂与心血管疾病挂钩,而应继续深入这一领域的研究。
《纽约时报》标题:研究认为心血管问题或与甜味剂有关 专家说:不用惊慌
“赤藓糖醇或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推测到“赤藓糖醇有害身体健康”的谣言,舆论风向为何偏转至此?答案就在引起争论的这篇研究中。
研究对象健康状态“异常”,结论不适用于普通人
在阅后全文后,不难发现该研究具有较强的局限性,首先体现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虽然研究拥有四千余人的样本量,但其所选研究对象皆为55岁至81岁的中老年人。除去年龄问题外,研究对象在BMI指数与健康状况上同样表现出倾向性。所有研究对象的BMI均超过正常值,位于25.4-32.2之间,而正常范围应为18-24。同时,研究对象还在不同比例上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以及长期吸烟等健康问题。
也就是说,该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本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在基本情况上就与普通人有较大差异,所以将其结果直接套用在普通人身上是不合理的。
研究对象基线特征: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健康人群”
实验没有证明因果性,前瞻性实验局限多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的研究结论仅证明了相关性,而并未证明赤藓糖醇确实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在研究的实验二中可以发现,该项实验仅检测了研究对象血液中的赤藓糖醇含量,并由此做出了相关性判定。但这一判定并不建立在对研究对象进行饮食习惯调查的基础上,无法确定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健康风险,更没有进行因果性的推导验证。
从大规模实验的结果来看,并没有证据能够推证血液中赤藓糖醇含量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的原因,所以“赤藓糖醇会危害身体健康”更是无从谈起。网友在参与网络讨论前并未分清相关性结论和因果性结论本质上的不同,是赤藓糖醇深陷舆论风波主要原因。
在研究中也提到,研究针对健康人进行了前瞻性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志愿者被要求在2分钟内摄入300ml实验饮料,其中含有30g的赤藓糖醇。而在现实生活中,以气泡水为例,气泡水赤藓糖醇含量为1.5g/100ml,即使饮用一整瓶气泡水,摄入赤藓糖醇也不过7.2g,远小于实验量。再者,实验数据表明:志愿者虽然在饮用实验饮料30分钟内,血液中赤藓糖醇浓度较高,但在第二天浓度就显著下降,并在七天内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一前瞻性实验也仅能证明:在实验条件下,饮用含有较高浓度赤藓糖醇饮料会引起短时间内血液中赤藓糖醇浓度较高,而无法证明赤藓糖醇对人体有其他影响。
前瞻性实验数据:与正常应用场景有较大出入
国内权威专家:没有因果性,没必要过分担心
在《自然·医学》上所刊载的这篇研究并无法证明赤藓糖醇会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更不能证明赤藓糖醇对人体有害。在判断食品所含成分是否安全时,消费者首先应该关注这一成分是否符合国家判准,以及行业共识下对这一成分的评价。在国家判准下,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甜味剂有20多种,赤藓糖醇证实其中之一。同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也邀请到行业内权威专家,在去年年末撰写完成了《赤藓糖醇的科学共识》,认为赤藓糖醇在安全性上受到广泛认可,希望引导行业对赤藓糖醇的科学认知、规范使用。
《中国食品学报》网络首发论文,题目: 赤藓糖醇的科学共识,作者: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面对近日引发争议的研究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时也表示:“赤藓糖醇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作为甜味剂使用又近乎零热量,在市场上口碑一直不错。这个研究结论确实挺让人震惊。但这个研究样本量不是很大,随访时间不是太长,选择的健康受试人群也很少,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继续研究来论证结果。目前只是证明了相关性,但随着深入研究,未来结果被推翻也不是不可能。”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则向记者表示: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大众完全没必要过分担心。从1879年糖精问世至今,甜味剂广泛应用于糕点、饼干、调味品、糖果等食品和饮料中。甜味剂的安全性已得到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权威肯定。我国对包括甜味剂在内的食品添加剂实行严格的上市前审批制度,只要合规生产上市的相关食品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