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出离愤怒!故事都不敢这么编!
四川广安邻水县,一个典型的中国农业村落,一对智障母女被强奸。而恶行之所以最终败露,是因为13岁的弱智女儿肚子大了。
当地警方对事件进行调查的时候,13岁的弱智女孩已经怀有身孕超过5个月,也正是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成了警方寻找和缉拿凶手的铁证——经过当地全部成年男性的DNA对比之后,一个年过八旬的老者被认定为嫌疑人。
没错,涉嫌实施暴行的,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者。
据当地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对媒体的介绍:当地经济落后,不少村子都有非常多单身汉。
在这么一个地区,一对无依无靠的智障母女,简直就成了狼窝口毫无招架之力甚至是没有任何行动能力的小白兔,而村子里是否还有别人,或者说有多少人也实施过这样的暴行,想一想真是头皮发麻。
事实上,确定对13岁女孩实施了暴行的也的确还有另一个人,同样也是超过80岁,并被查出患有艾滋病!
除了喊打喊杀,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听到这样的事情,第一反应是震惊和愤怒,“死刑”“化学阉割”等字眼徘徊在脑海嘴边,但是除了喊打喊杀,我们还能做什么?
换句话说,这样的事情,是否单纯是个体的悲剧?还有多少人被笼罩在这样的阴影和威胁之下?促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暂时抛开这个令人出离愤怒的个体事件,从社会角度尝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是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在偏远山村。
我们一般都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但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很多事实上已经违背法律的行为,一定程度上被集体漠视,甚至是推波助澜。
例如代孕、例如拐卖妇女和儿童,那种村里一个单身汉花钱买了一个媳妇儿回来,然后被拐妇女家属甚至警察来到当地,被当地村民围殴的情景,大家应该很熟悉吧。
还有就是新生儿筛查的力度和范围,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弱智等各种先天残疾儿的降生。
此外,对于留守儿童,要从农村教育文化、道德宣传、法律普及等多个层面进行保护。
从国家角度,一方面需要增加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的执法和宣传力度,提高犯罪门槛;另一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性启蒙教育不失为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2018年两会期间,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曾在接受体采访时曾呼吁,应从立法上应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大量修改,建立一个必要的、严格的法律惩戒体系。要让性侵儿童的人无处藏身,让他们的行为记录公开、可查,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其次是在教育上,应将预防性侵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里,从社会的方方面面来保护儿童的利益。
但是,不能忽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中国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性需求没有正常渠道得到解决。毕竟,我们不能用得道高僧的禁欲标准去要求普通的老年人。
人性经不起考验,老年人也有性需求
首先要声明,有需求且没有合理途径解决,当然不是对他人施暴的理由,但如果对这个问题不正视,农村弱势妇女和儿童被施暴的风险,根本上就会一直存在。
性需求是人类的根本需求,是本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事实上,我们国家太多人的性需求是被压抑的,这当中以老人年尤其明显,而老年人当中,农村老年人更是重灾区。这里不仅指老年男性,而是整体老年人。
《金赛性学报告》《海蒂性学报告》等相关科学论著,都明确了老年人的性需求以及性能力,70岁、80岁,甚至是90岁以上的老人依然有这方面的能力和需求。
但事实情况呢?
根据国内的相关统计:中国女性在51岁以后停止性生活的,城市占35.3%,农村占58.3%;中国男性51岁以后停止性生活的,城市占56.8%,农村占80.6%。
两组数据简单进行对比,不难得出结论,冰冷和简单的数据之下,是中国多少个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性需求被压抑的明确事实。老年人对于性的需求,因为没有其它宣泄渠道,或许更加饥渴和浓烈。
人性经不起考验,不正视这个问题,更多弱势妇女和儿童的危险处境就不会有根本改变。
孩子的成长,父母不能缺失
城乡经济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孩子通常寄养在家里的老人或亲戚那里,整个成长阶段缺乏家人的监管和关爱,这也给了性侵者可乘之机。就像把羊羔丢在了狼窝边上,想要避免被伤害,都不太可能。
百度上搜索“留守儿童 和性侵”出来,41600个结果。从各地爆出来的对留守儿童性侵的事件,已经不是个案,各个省份都有,施暴者中还不乏亲人,比如哥哥、叔叔,甚至爷爷,令人不寒而栗。
知乎上有一则帖子: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性侵的现象有多严重?该问题下有28个答案,其中有一半以上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就是自己曾经是留守儿童,小时候遭受过性侵。
有一位网友坦言,曾被村里的人猥亵,但是跟父母说了以后,父母没什么反应。兴许是小孩子表达不清晰,兴许是父母缺乏这方面的保护意识。总之,在广大的农村社会,性侵留守儿童层出不穷,绝非个案,有着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
留守儿童的辛酸故事枚不胜举,一些儿童性格变得自卑孤僻,一些则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憎恨父母,憎恨整个社会,甚至坠入犯罪的深渊。
一份来自广东三大监狱的调查显示,八成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幼年时留守农村无人看管。换言之,他们年少时曾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症结在于教育成长。
孩子的成长是阶段性的,父母一旦缺席,就是永远的错过,无法再弥补。所以,再苦再难也应该把孩子带在身边。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孩子最觉安全的港湾,孩子过早的与父母分开,不仅父母无法尽到应有的教育责任,而且可能导致孩子性格孤僻自卑。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孩子的家长父母,无法改变农村复杂的社会环境,更无法挑战人性的本能和恶,唯有自己努力打拼,克服种种困难,让孩子离开这种环境,让这种事情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生,这也许是保护孩子不受侵犯最无奈却最现实的选择!